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按照“一季度部署、二季度落實、三季度提升、四季度沖刺”部署要求,扎實做好各項工作,上半年經濟運行呈現全面恢復、快速增長、穩中向好的態勢,主要指標基本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經濟發展重回主賽道,在“開局漂亮”基礎上較好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交出了一份合格期中答卷,為“全年精彩”打下良好基礎。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經濟恢復穩中加固
經濟增速強勢轉正。全市地區生產總值8251.5億元,同比增長28.6%,高于全省0.1個百分點,比2019年同期增長3.5%,兩年平均增長1.7%,實現“雙轉正”;占全省GDP的36.2%,繼續保持高首位度。
主要指標持續恢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5%,較2019年同期增長5.9%。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較2019年同期增長3.1%。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7.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1.5%,恢復水平比1-5月提高2.1個百分點,恢復度居全省首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8.1%,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4%,恢復水平比1-5月提高0.6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47.8%,較2019年同期增長52.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71.9%,較2019年同期增長6.9%。
重回發展主賽道。經濟總量超過南京,與杭州差距進一步縮小。實現三個過“千億”成果,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東湖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均首次突破千億元,6月份單月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元,創近23個月新高。
(二)發展動力持續增強
產業優化升級。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6%,較2019年同期增長12%。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6%,高于規上工業29.1個百分點。規上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4%。
投資持續恢復。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分別同比增長82.1%、70.9%、70.2%,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3.7%、81.8%、104.1%。市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848.9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74%。
動能不斷優化。武生所新冠疫苗10億劑次產能擴建、商業航天基地火箭總裝總調中心等重大項目正式投產。民間投資同比增長90.7%,占全市投資比重達50.6%,疫情后占比首次過半??萍夹椭行∑髽I銷售開票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34.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3個百分點。
(三)市場信心穩步回升
先行指標向好。工業、服務業用電量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13.4%、16.2%。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10.8%、12.2%。鐵水公空各行業貨運量全面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港口貨物吞吐量、機場貨郵吞吐量、鐵路貨運量、公路貨運量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11.8%、21.2%、11.4%、23%。
市場活力釋放。全市企業開具增值稅發票金額同比增長57.6%,較2019年同期增長25.8%;銷售開票企業戶數同比增長26.1%,較2019年同期增長36.9%。新登記市場主體同比增長89.3%,較2019年同期增長23.5%;其中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61.8%,較2019年同期增長13%。
資本信心增強。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總額5547億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14.8%,產業項目到位資金占比達45%。新簽約各類產業項目410個,簽約金額7043.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76.2%,較2019年同期增長9%。
(四)發展質效不斷提高
1-5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11.6%,比2019年同期增長25%。上半年,全市稅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87.1%,比2019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在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2位。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比2019年同期多1.5萬人,失業再就業人員2.5萬人,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14.4萬人。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2個百分點。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我市經濟保持持續穩定恢復的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世界經濟呈現總體復蘇態勢,但疫情防控不同步、經濟復蘇不平衡、政經博弈加劇、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升溫等因素加大了外部不確定性;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均衡,穩定恢復發展的基礎仍需鞏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回歸常態、回歸本位,還要付出更大努力。具體表現在:
一是指標回落壓力較大。當前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大幅增長,重要因素是去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數效應。隨著二季度以來基數逐步抬高,經濟運行“前高后低、前快后慢、前易后難、前穩后變”的壓力顯現,GDP、規上工業增加值、投資、社零額等指標同比增速均較一季度出現不同幅度回落,投資、社零額尚未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
二是實體經濟困難較多。汽車、電子信息等行業重點企業受芯片短缺影響生產受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綜合成本上升,加之終端需求不足導致企業成本、市場“兩頭受擠”、經營承壓。住宿、文旅等接觸型消費以及相關生活性服務業完全恢復還有差距,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較為突出。
三是各類風險仍需防范。保市場主體、?;久裆?、?;鶎舆\轉、防范金融風險等方面的壓力仍然較大,就業總量壓力以及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面臨較大挑戰,光芯屏端網、生物技術等領域部分設備、核心零部件、原材料依賴進口。安全生產基礎需要進一步夯實,糧油、煤電氣等供應保障仍需高度關注。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快產業轉型提升。一是推動“965”產業體系落實落地,盡快實施“鏈長制”,制定“一鏈一策”精準滴灌。二是狠抓集中度顯示度,推動產業園區、特色街區、專業樓宇提檔升級,召開全市首次服務業暨招商引資專場大會,開展服務業集聚區比拼、總部企業認定、線上經濟重點企業認定等工作。三是加快培育市場主體,狠抓“小進規培育庫”,強化上市梯隊建設。
(二)加快科技創新提能。一是加快東湖科學城建設,編制完成東湖科學城規劃,推動7個湖北實驗室建設。二是加快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建設,組建區塊鏈產業技術研究院。三是推進院士專家引領十大高端產業發展行動,推動50項以上院士專家項目落地轉化。四是加大科技型企業培育力度,確保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
(三)加快投資項目建設。一是快開快建,舉行第三季度集中開工活動,推動全年開工T2航站樓改造等億元以上項目600個,力爭天河機場第三跑道、沿江高鐵武宜先開段年內開工。二是招大引強,對接去年以來簽約的55個央企招商項目,力爭一批項目在年內開工建設。三是疏堵解難,推動全市15個園區9月底前完成區域性統一評價,實現“拿地即可開工”;擴大新型工業用地(M0)制度適用范圍。
(四)加快提振市場消費。一是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出臺武漢促進商業繁榮發展政策。二是開展消費促進活動,策劃開展好網紅打卡地評選、武漢網絡購物節等消費促進活動。三是實施商圈改造提升計劃,加快推進武商夢時代、楚河漢街SKP等大型購物中心建設。四是加快發展各類電商業態,力爭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2萬億元。
(五)加快提升功能品質。一是提升城市形象,規劃建設兩江四岸、長江新城等重點片區,加快市域交通建設和城市更新改造。二是優化營商環境,落實三張清單制度,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成果應用,開展“創新創優雙展示”活動。三是加強民生保障,加大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加強能源、糧菜肉蛋奶等重要商品的應急儲備。
(六)加快區域協調發展。一是加強政策引導,落實好關于更好發揮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引領作用的實施意見。二是全力向上爭取,確保武漢臨空經濟示范區年內獲批。三是打造合作平臺,高水平舉辦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九屆市長聯席會、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九屆會商會等重大區域合作活動。
信息來源: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