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重大決策部署,我局會同市交通局、市城建局牽頭組織開展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建設?,F將半年工作推進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體規劃情況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實施意見(2021-2025年)》,我局會同市交通運輸局和市城鄉建設局,研究制定了《關于打造國家商貿物流中心的實施方案(2021—2025年)。其總體規劃是,以“三樞紐一中心”(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物流樞紐、國家貿易樞紐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為核心,到2025年,基本建成服務全國、輻射亞太、鏈接全球的國家商貿物流中心,重現“貨到漢口活”“活經漢口活”。具體目標如下:
1.交通支撐功能不斷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達3000億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達1300億元。
2.物流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社會物流總額達到5.5萬億元,物流業增加值達到2000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左右。
3
.總體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電商公司數量增長50%,交易額達到2.2萬億元;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5400億元。
4
.消費促進作用不斷增強。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萬億元,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力爭全年展會節事數量達1000場,展會面積加總突破600萬平方米;爭創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二、工作推進情況
今年來,在市委主要領導和各分管市領導的組織調度下,我局與其他市直相關部門,整體規劃,系統謀劃,協同推進,取得了明顯的工作成效。
(一)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中部陸海大通道著力推進。武漢至日本直航航線穩定運行,今年以來往返航共計50次,累計完成進出口集裝箱量5889標箱。水鐵聯運班列順利發運,先后開通“陽邏港-吳家山-杜伊斯堡”水鐵聯運測試班列、“日本-武漢-蒙古國”海鐵聯運通道。
水港能級不斷提升。漢江航道三期整治工程投入試運行。陽邏國際港水鐵聯運二期項目加快建設,累計完成投資8.2億元。陽邏港至經開港、金口港、花山港“水上穿巴”穩定運行,全市“1+3”集裝箱港口集群與分工合作進入新階段。
陸港網絡不斷完善。有序推進城市圈交通一體化工作,積極對接周邊城市,研究形成《共同宣言》及行動方案,陸港網絡不斷完善。
空港建設有序推進。加快推進機場擴容工程,機場T2航站樓正積極開展各項招標工作,組織項目開工,B型保稅物流中心土地已摘牌。
快遞樞紐加快推進。加快建設郵政快遞基礎設施,武漢航空郵件快件處理中心項目計劃年內開工,武漢國際郵件互換局兼交換站已初步驗收、即將投產,1-6月,全市新增快遞智能柜1589組、新增服務站109個。
(二)穩步推進國家物流樞紐。
港口型樞紐扎實推進。加快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鐵水聯運一期、二期推進有序,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持續推進。
陸港型樞紐加快建設。中歐(武漢)班列延伸至意大利米蘭,中亞班列武漢-阿拉木圖順利開行;京東亞洲一號等物流重點項目進展順利。中歐(武漢)班列累計發運207列、17076TEU。
空港型樞紐加快發展。天河機場國際及地區貨運航線達到15條,新開國際貨運航線5條。1-6月,天河機場客貨吞吐量分別達到1079萬人次和15萬噸,完成目標進度分別為71.9%、60%。
深化工業智能化改造。遴選咨詢診斷機構,為企業量身定制改造方案,開展智能化改造示范推廣會。
加快培育商貿服務型樞紐。持續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完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工程驗收,A級以上物流企業達220家(3A級以上201家),新增19家。
(三)國家貿易樞紐建設扎實推進。
招商引資高位推進。1-6月,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5547億元,同比增長46.8%,比2019年同期增長14.8%;共簽約各類產業項目410個,簽約金額7043.14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實際利用外資76.9億美元,同比增長76.2%,比2019年同期增長9.0%;外商直接投資(FDI)完成15.4億美元,同比增長82.7%,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8.1%。
內貿流通體系加快建設。啟動新一輪全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編制,爭創國家商品市場優化升級試點,我市獲評首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4家企業獲評示范企業。1-6月,全市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6877.89億元,同比增長28.61%。
對外貿易實現創新發展。全國外貿工作會議在漢召開,成功招引一批外向型產業項目。1-6月,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18.5億元,同比增長462%;實現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65.02億元,同比增長460%。
貿易功能平臺進一步壯大。1-6月,全市口岸貨運量累計達76.92萬標箱,同比增長135.42%,武漢海關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縮減70以上。
(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打造。
加強高位引領。研究制定《武漢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體育局等單位分別研究制定了消費促進政策。
加快新型消費商圈建設。航空路、中南路-中北路商圈建設工作持續推進,江漢路步行街獲評第二批“全國示范步行街”,漢正街大力實施改造提升。楚河漢街、光谷步行街、羅馬春天奧特萊斯正在爭創省級示范步行街。
大力培育優質品牌。大力發展首店首發經濟,創新發布武漢首店地圖,引進各類首店200余家,全市馳名商標已達102件,“中國名牌產品”達16個,市財政局已報請省政府爭取在武漢市落地離境退稅政策。
推動消費融合創新。開展線上經濟重點企業(平臺)認定,爭創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國家級試點,半年新增品牌連鎖便利店300家。發布《武漢夜游休閑指南》,推出九大夜游產品和10條夜游精品線路。
大力招展引會,成功舉辦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論壇等重點展會。1-6月,全市舉辦展會節事活動618場。
開展消費促進活動。先后成功舉辦“格力致敬英雄城”直播、“漢風國潮”文化和旅游消費月、天貓新國貨大賞花車巡游、2021武漢啤酒節等系列促消費活動。
1-6月,全市綜合交通投資累計達270億元,完成目標進度57.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左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全市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07萬億元,同比增長36.4%,較2019年同期增長12.8%;實現物流業增加值達755億元,同比增長47.3%,較2019年同期增長14.3%;物流業景氣指數56.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1535.4億元,同比增長47.8%,比2019年同期增長52.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7個百分點,占全省比重達62.7%;全市經濟外向度達到18.6%,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68.87億元,同比增長28.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占全省比重達33.3%;總體規模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排名第五,增幅排名第一。年度目標任務基本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下一步,我們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市政協的指導下,在各位政協委員關心支持下,以更高站位、更強擔當、更大力度,強化“拼搶實”的作風,全力以赴做好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工作。
信息來源: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