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金融監管部門的指導支持下,我局會同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工作專班各成員單位,積極協調在漢金融機構,以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的,以增強金融資源聚集和輻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為主線,持續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見效。2021年上半年,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開局起步扎實,發展態勢良好。根據會議要求,現將相關工作進展匯報如下:
一、工作推進情況
(一)政策組合拳重磅出臺。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我局推動制訂《武漢市打造區域金融中心實施方案(2021-2025年)》,從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創新、金融生態四個維度,明確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突破2500億元等具體目標,強化優勢、補齊短板,形成工作舉措。同時聚焦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從金融機構集聚壯大、科技小微信貸、資本市場發展、金融改革創新、金融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武漢市加快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若干支持政策》、《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創新的實施意見》兩個配套文件,與《實施方案》共同構成區域金融中心政策支持的組合拳。目前三個文件已全部印發,并于6月24日通過市政府專場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社會各界反響良好。
(二)主要金融指標平穩增長。截至6月末,武漢地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31960.35億元,較年初增加2140.51億元,同比增長10.72%(全國9.2%,全省8.87%),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6.0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余額37296.93億元,較年初增加2045.18億元,同比增長12.71%(全國12.3%,全省12.63%),增速較上年放緩0.64個百分點;人民幣存貸款合計69257.28億元,同比增長11.78%,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2.66個百分點。今年6月末人民幣存貸款余額較2019年6月末增長21.39%。保費收入529.99億元,同比增長4.09%。上半年直接融資規模1410.81億元,已達去年全年總量的54.8%。
(三)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支持我市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6月末武漢地區金融機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達到1513.68億元,占制造業整體貸款比例為60.95%,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制造業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持續開展惠企紓困,“漢融通”平臺各入駐銀行機構累計放款金額達1200.5億元,已為納入紓困專項資金支持名單的企業貼息10.07億元,貼息企業25292家(次),另有3228戶、3.11億貼息資金已公示結束,將在復審后撥付。降低企業融資門檻,將申請“銀稅互動”貸款的小微企業范圍擴大至納稅信用C級小微企業,推動舉辦了18場銀企對接活動。優化信貸流程,協調在漢銀行機構繼續縮減貸款審批手續和審批時效。擴大政府擔保增信,截至2021年6月末,累計為8321戶企業開展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金額67.32億元。
(四)金融機構培育引進力度不斷加強。支持漢口銀行開展35.35億元規模增資擴股,已于6月30日順利完成,正在抓緊推動上市申報準備工作。支持天風證券擴充資本,81.8億元規模非公開發行已完成股權登記。支持武漢金控集團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實現持牌經營,已形成具體路徑,正在抓緊推進。集友銀行武漢分行籌備申請已經湖北銀保監局審查通過,正在中國銀保監會履行審核流程。合眾人壽保險近700億元資金托管賬戶已遷至武漢,友邦人壽、眾誠保險湖北省分公司獲批籌建,即將啟動運營。
(五)資本市場建設成為新的熱點。今年以來全市新增5家上市公司(四方光電、菱電電控、中科通達、康圣環球、九有投資,其中九有投資的注冊地近期已從深圳遷至經開區);2家企業(東風汽車、匯綠生態)過審待掛牌;新增報審企業4家,新增報輔企業8家。截至6月末,我市在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38家,管理備案私募基金達到817只,較年初增加87只,管理基金凈值總規模達1741億元,較年初增加137億元。做好上市后備企業培育,今年以來市、區已開展上市沙龍活動21場。加大股權投資政策激勵,將私募基金納入區域金融中心一攬子支持政策并重點扶持。積極擴大資本市場影響力,成功舉辦長江資本大會暨第十二屆中國·武漢金融博覽會、2021中國(武漢)創投峰會等大型活動。提升產業資本活力,積極協調洪泰基金與市相關單位,推動設立湖北高質量發展基金。
(六)金融改革創新持續深入。全力支持國家級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建設,《東湖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已形成送審稿并提交市政府審議。深入推進投貸聯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科技型企業保證保險貸款試點。截至6月末,3家投貸聯動試點銀行已與40家內外部投資公司開展合作,支持科創企業215戶,投貸聯動貸款余額31.28億元,同比增長42.9%;對應投資總額57.47億元,同比增長26.41%。積極與人民銀行溝通匯報,爭取數字人民幣應用試點落戶武漢,為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賦能加力,試點申報方案修改完善后,已于4月經省政府報國務院。在近期人民銀行總行組織開展的科技金融試點終期評估中,武漢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獲積極肯定,順利完成驗收。目前,正啟動爭取科創金融試點的準備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步工作舉措
今年以來,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工作總體進展良好,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依然不容忽視:
總部經濟不發達導致金融集聚能力相對疲弱,在漢企業總部多為區域總部、第二總部,財稅貢獻顯著大于金融貢獻;
法人金融機構不強導致金融輻射能力有限,雖在積極推進,但截至目前尚未有一家法人銀行正式提交上市申請,落后于中部其他城市;
后備力量不足導致企業上市面臨源頭缺口,符合上市條件的獨立企業法人數量有限,需要持續加大挖掘和培育力度。下一步,緊盯年初制訂的各項工作目標,我局將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協調推動金融核心指標平穩增長。推動在漢金融機構圍繞加大對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以及重點項目的信貸投放力度,推動信貸投放合理增長。繼續跟進爭取集友銀行早日在漢落戶,爭取三峽集團等央企及其他企業總部或第二總部在漢設立財務子公司、結算中心等,擴大存款來源。協調推動各區更好地服務轄內金融機構,引導轄區金融機構與企業深度對接,支持企業發展。
二是持續推動壯大金融市場主體。在完成漢口銀行增資擴股基礎上,盡快推動提交上市申請。支持武漢金控集團壯大資本實力,盡快達到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門檻條件,實現持牌經營。密切跟進集友銀行武漢分行設立事宜,力爭年內獲批并開業運營。積極支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謀劃采取股權轉讓方式引入汽車金融公司總部。
三是加大企業上市工作推進力度。深入挖掘上市后備企業,啟動2021年市級“金種子”、“銀種子”評選活動,加強早期重點培育,擴大優質企業基數,夯實上市基礎。定期舉辦企業上市輔導沙龍活動,與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銀行、基金、保險等合作,引導企業堅定上市信心,盡快選擇合適的上市路徑。梳理解決上市后備企業重點問題,統籌協調省市相關部門和區政府,為企業掃清上市障礙,推動企業盡快報輔、報會。
四是繼續深化科技金融創新。在前期武漢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創新取得積極成效的基礎上,以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核心示范區,會同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加快制訂科創金融方案并申報國家級試點。完善科創金融機構體系,以光谷金控作為主發起人,抓緊推動東湖保險公司和光谷銀行、光谷證券、光谷租賃的申報工作,進一步完善設立方案。全面啟動國家級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建設,推動《東湖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盡快印發實施。緊盯數字人民幣應用試點報批進度,推動武漢市申報試點盡快落地。以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落戶武漢為契機,與中國人民銀行及中國綠色金融委員會對接,推動武漢市申報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打造全國碳金融中心。
五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出臺《2021年度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紓困貸款貼息政策實施細則》(正在征求社會意見),依托“漢融通”平臺及在漢銀行機構,會同各區、各部門做好2021年度企業融資服務工作,讓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持續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以信用體系建設為抓手,建設地方征信查詢服務系統,切實推動“信用武漢”建設工作,營造誠信、法治的金融生態環境。
六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辦好第二屆中國保險創新大會、湖北資本大會等重要活動,加強與武漢城市圈、長江中游城市群及國內外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與合作。運用新聞媒體、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多渠道宣傳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招商政策和重點舉措,進一步擴大區域影響力,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來漢投資發展。
信息來源:主頁